您好!歡迎訪問 重慶市乾景市場管理有限公司 官方網站!
近年來,仁懷市堅持黨建引領下的經濟發展模式,全力整合農業農村、財政、發展改革等資源一線作戰,針對7個壩區自然資源稟賦、設施基礎、市場需求等因素,突破傳統陳舊的發展模式、思維定勢,以壩區建設推動農業走向現代化。
該市立足各壩區“單品”成片,編制壩區產業發展三年規劃,因地制宜布局“高粱+”“蔬菜+”“稻+”等產業,調減壩區內低效作物4000余畝,建成蔬菜基地5個、高粱基地4個、水稻基地2個,打造壇廠八卦園、高大坪金山銀水等4個農旅一體化旅游景點。
不同行業專家人才在各個壩區各顯所長,不斷改良傳統技術方法,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術服務體系,為壩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。 仁懷市堅持把“走出去”和“請進來”結合起來,與西北農科大、貴州大學、貴州農科院等院校合作,外聘專家、內培人才,圍繞種子選育、地力建設、栽培技術、病蟲防控、質量追溯組建一支100余人的專家隊伍,不定區域、不定時間,因需開展指導,同步委派5-6名技術干部常駐壩區蹲點指導。
按照“企業投、向上爭、政府補”思路,2016年以來,該市整合各類資金1億元對壩區的農業水利、田間路道、加工、生產技術等進行了改造提升,建成了庫容900噸的農產品冷庫、115萬平方米蔬菜大棚、3000平方米加工廠房、5800平方米庫房。
目前,所有壩區均實現了自動灌溉、無人機防治、農機耕作,畝均產值達1.4萬元,壩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.6萬元以上。2020年再投入3000萬元,并建立逐年增加投入機制,確保壩區建設投入不斷檔、壩區基礎配套持續好,力爭用三年時間將壩區產業建設成集“規?;?、機械化、組織化、集約化、標準化、科技化、信息化、水利化、品牌化”的現代農業示范樣板,將壩區“一塊地”變成農民實現現代化耕作的“一片天地”。
此外,該市在壩區全面推行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的“一條鏈”組織模式,進一步擴大“村社企合一”共建共管的經營成果,大力培育和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參與壩區建設。 先后引進了東升農場有限公司、福來稻米業有限公司等9家龍頭企業,培育了仁懷市友情專業合作社、仁懷市農興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等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。招聘**具有多年農業發展經驗的“中堅力量”組建國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,投資1.8億元修建農產品果蔬批發市場。
鞏固發展“先期認籌、訂單種植、以銷定產”的會員制訂單農業,緊盯內需將壩區農產品**納入市內物流配送中心,除了協農和楠木壩區的農產品直供粵港澳,其余壩區已成為市內工業企業的農產品直供基地。形成了一套“農民務工、基地生產、企業加工、平臺中轉、集中銷售”的產銷對接體系,實現了品質**化、成本**化、利益**化、產銷最短化?! ⊥ㄓ崋T 田學輝
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徐春燕
編輯 孟錦群
編審 陳富強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。如內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資請注意風險,并謹慎決策